跳到主要內容區
:::
:::

臺灣首部35毫米歌仔戲電影11/29於苗栗中正堂放映!

相傳已失傳多年的臺灣第一部自製35毫米歌仔戲電影《薛平貴與王寶釧》,經本校與電影蒐藏家博物館攜手合作,歷時十餘年進行修復與數位化,將於11月29日在苗栗中正堂與鄉親正式見面。;這是以客語重新配音的版本,不但呈現早期地方戲院貼近觀眾的暖心做法,更展現臺灣族群文化自然交融的動人樣貌。

《薛平貴與王寶釧》於1956年上映,被視為臺灣自製歌仔戲電影的起點。然而原始母帶早已散失,此次在苗栗意外尋獲的拷貝帶,不僅填補了影史空缺,也讓後人得以重新見證當時文化的多元。當年苗栗地區戲院以客家話重新配音,希望讓在地觀眾更加理解劇情,而這份真切的用心,如今成為唯一留存的版本。

本校音像紀錄研究所所長曾吉賢表示:「這樣的例子在電影史裡相當少見。客語版即便不是原始歌仔戲版本,但同樣重要,因為它代表了兩個族群文化的共融,也讓鄉親能更貼近這段傳奇故事。」苗栗市長余文忠也笑說,起初以為客語配音會與畫面「違和」,但在網路上看到預告片後,反而覺得新鮮又有趣,勾起兒時記憶。

修復團隊與合作單位投入逾10年心力,逐格檢視、清潔與轉製,目前三集內容已完成前兩集的數位化。電影蒐藏家博物館長井迎瑞指出,戰後20年間臺灣曾拍攝超過1200部臺語片,帶動了當時經濟蕭條下的電影產業發展,而《薛平貴與王寶釧》正是開啟這段歷史的重要作品。

本校誠摯邀請各界於11月29日走進中正堂,一同見證臺灣影視早期的光影榮光。

客家新聞 客家電視

 

 

瀏覽數:
登入成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