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區
:::
:::

泥流中搶救照片,紀錄所挺進災區幫光復鄉守護回憶!

花蓮縣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造成嚴重災情,許多居民除失去家園,也痛失珍藏的家庭照片與影像記錄。面對災後重建與記憶保存的雙重挑戰,本校音像紀錄研究所主動發起「搶救回憶行動」,中秋連假期間,前進災區協助影像搶救與修復,以行動展現藝術大學關懷社會的責任與力量。

曾吉賢所長指出行動的起因是一名新生的家鄉受災,居民相本與底片多被泥水浸泡或掩埋。研究所多年來長期投入家庭影像保存與修復研究,得知消息後立即決定以「全所行動」支援災區。學生劉通、黃秀如、楊佳勳組成搶救小隊,成為首批深入災區協助的「搶救回憶超人」。

為確保行動安全與專業,師生事前建置影像搶救指引,並將影像保存觀念分享給當地救災志工「鏟子超人」。首波共搶救兩戶居民影像資料,其中包括民宿業者收藏的照片與幻燈片。雖多數資料受損嚴重,團隊仍謹慎以手工方式逐張清理,盡力降低破壞。

曾吉賢所長表示,目前研究所已啟動初步清潔與修復作業,並規劃於光復鄉設立中繼站,以支援後續長期影像保存工作。他強調:「泥土可以去除,回憶就能重現。」透過專業實作,學生不僅學習修復技術,更深刻體會影像對社會文化記憶的意義。

本校邱上嘉校長說,花蓮救災過程看到其他大學化身「鏟子超人」,他思考南藝大能做什麼?守護舊資料就是一環,面對創傷到最後要走向療癒時,如能協助災民將這些珍貴回憶拼湊起來,就是一件有價值的事,校方會全力挹注資源支持音像所搶救影像。

曾吉賢籲各界支援 助影像修復 鏟子超人賴宜廷 單騎千里救底片 南藝大音像所 搶救災民記憶

中時新聞網 中國時報

瀏覽數: